广西民族博物馆影视厅播放预告
2023
广西民族博物馆
最新影视播放预告


新一轮的影片播放来袭,
11月21日至24日、28日至12月1日,
给你不一样的精彩哦!
影视厅开放时间
周二~周五
10:00-12:00、14:00-16:00
影视厅地址
B区三楼

影片名单
时间 |
播放影片 |
时长 |
11月21日 (周二) |
《天命》 |
17分钟 |
《罗波庙会》 |
19分钟 |
|
11月22日 (周三) |
《鹿往何方》 |
24分钟 |
《山子瑶服饰制作》 |
30分钟 |
|
11月23日 (周四) |
《汉调》 |
15分钟 |
《老友纪》 |
34分钟 |
|
11月24日 (周五) |
《桃符口》 |
23分钟 |
《竹艺》 |
18分钟 |
|
11月28日 (周二) |
《靖西古法酿酒》 |
18分钟 |
《梁二爷》 |
27分钟 |
|
11月29日 (周三) |
《侗族银饰民间工匠》 |
16分钟 |
《文化守护者》 |
36分钟 |
|
11月30日 (周四) |
《唱过人间》 |
15分钟 |
《京族踩高跷捕鱼》 |
28分钟 |
12月1日 (周五) |
《绣娘》 |
23分钟 |
《船·承》 |
18分钟 |
影片内容介绍
《天命》

【简介】我叫片,家在岜地。八岁跟妈妈学习绣花,十二岁学习画裙子,目前在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工作,经常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解说我们的服饰文化。白裤瑶妇女精于制衣,至今仍保留着自己独特的制衣技术,我一边跟妈妈学习一边用相机把它记录下来,传承给下一代,传播给更多的人。
《罗波庙会》

【简介】先秦时代,一个寒冷的冬天,大明山下的娅迈,看见一条会发光的小蛇,蜷伏在路边快死了,心生怜悯于是捡回家喂养,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护理着。后来,娅迈去世了,村里人刚想为她办丧事,即见狂风大作,雷雨交加,一条金光闪闪的巨龙,凌空而下,将娅迈连棺材一起扛到大明山埋葬。此后,娅迈被尊称为龙母,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会为她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鹿往何方》

【简介】鄂温克族是中国唯一一个在饲养驯鹿的民族,他们拥有着独特的驯鹿文化,居住在大兴安岭深处,依靠打猎和饲养驯鹿为生。2003年政府建造了敖鲁古雅定居点,让他们从深山迁居到山下,而一些老一辈鄂温克人为了驯鹿仍愿意留在深山里……
《山子瑶服饰制作》

【简介】瑶族服饰款式繁多,色彩艳丽,图案精美,手工精致,是瑶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山子瑶服饰是众多瑶族服饰中的一种,本片中真实纪录了瑶族妇女手工制作山子瑶服饰的裁剪、绣花和编织等基本过程。
向右滑动,了解更多影片内容
《汉调》

【简介】汉调桃桄剧历史悠久,发源于汉中,道白吐字以汉中方言音调为基准,不同于秦腔的高亢激昂,桄桄剧的唱腔更为柔和、婉转,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目前南郑县桄桄剧团是表演汉调桄桄迄今仅存的唯一一个剧团。
《老友纪》

【简介】南宁,一座嗜粉如命的城市。每天清晨,街头巷尾总会响起清脆的“当当”声,那是刀口打击砧板的声音。此时当遍布全城的大小饮食店都还没有开始营业时,在各个居民区附近的老友粉店里却飘出了独具南宁风味的老友粉香气……
《桃符口》

【简介】本片关注的是湖北省巴东县的渔民向大龙一家。其父辈是有田地的农民,后经历库区移民与兄弟姊妹分家,现在清江桃符口畔居住,以捕鱼、贩鱼、摆渡、经营小商铺为生。作者通过影像纪录的方式,展现贴近自然的渔家生活,考察移民开发对原住居民带来的影响。在深入探究少数民族地区的过程中,了解普通人民的生活状态,与他们面临的社会和生态问题。
《竹艺》

【简介】竹编工艺与白裤瑶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环保实用,还是白裤瑶男子情感的寄托。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竹编制作也在渐渐失传。影片记录了竹编的制作过程,也记录了白裤瑶人简朴的生活……
向右滑动,了解更多影片内容
《靖西古法酿酒》

【简介】酿酒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浓度酒精饮料的过程。靖西旧州酿酒原料与酿酒容器,是谷物酿酒的两个先决条件。目前旧州的酿酒工艺已经逐步衰落,为新酿酒技艺所取代。
《梁二爷》

【简介】梁建华,京城人称“梁二爷”。梁二爷一辈子喜好京剧,是京城票界赫赫有名的一位京剧衣箱。如今他因年迈已无力再从事戏箱工作,想卖掉自己的戏箱。但几年了总卖不出去,这是他的一大烦恼。尽管有不如意,梁二爷还是会给自己的生活找点乐子。影片展现的,就是梁二爷这样一位平凡又传奇的老北京人物剪影。
《侗族银饰民间工匠》

【简介】影片中一位侗族民间祖传银饰技艺工匠讲述银饰的锻制经历,展现侗族银饰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并讲解三江县各地方对银饰不同的穿戴样式及喜好。
《文化守护者》

【简介】影片通过记录一位白裤瑶乡村教师的日常生活,展示了白裤瑶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反映了当代白裤瑶年轻人对生活的态度,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认可。
向右滑动,了解更多影片内容
《唱过人间》

【简介】拍摄对象是一位有着70年唱龄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落子”传承人徐立平。从小拜师学艺,“山东落子”似乎命中注定与他的人生绑定在一起,从那时开始,唱落子成了他穷其一生的事业。
《京族踩高跷捕鱼》

【简介】踩高跷捕鱼是京族人最古老的渔猎方式,同时也是京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捕捞鱼虾的方法。这项作业是体力和脑力的完美结合,缺一不可。随着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踩高跷捕鱼已逐渐被其它方式所取代……
《绣娘》

【简介】一位农村妇女,她只有极少的“文化”,但在这里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心灵手巧,言语间是那样的大巧若拙。30年过去了,她不只是一位妇女主任,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绣娘。
《船·承》

【简介】澳门曾经拥有着十分辉煌的造船业,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鼎盛。但随着本土渔业的衰落,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澳门的造船业逐渐衰落下去,直至2006年最后一艘渔船在荔枝碗船厂下水,标志着澳门造船业的完全消亡,曾经繁荣的荔枝碗船厂也变成一片废墟。在如此的大环境下,老一辈造船工人们,为了生存、热爱以及理想,改变了自己的工作内容,希望为澳门造船工业的传承发挥更多的光和热。
向右滑动,了解更多影片内容
欢迎你的到来
END

长按扫描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文稿来源/黎玲
图片来源/资料
编辑/苏以文
校对/ 姚成
责任编辑/刘梅、张伦
官方微信订阅号/gxmb_or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