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客吧吧
2021-04-18 00:08:13

博物识珍|春暖花开唱赞歌——广西“三月三”歌圩文化

 

 

 

春暖花开唱赞歌

 

歌舞飞扬三月三

    

 

 

 

“春三二月墟场好,蛮女红妆趁墟嬲。长裙阔袖结束新,不睹弓鞋三寸脚。谁家年少来唱歌,不必与侬是中表。但看郎面似桃花,郎唱侬酬歌不了。” 这是清代诗人赵翼对广西德保三月三歌圩的描写。

德保歌圩对歌

(图片源于网络)

 

每逢万物复苏,春暖花开之时,就是广西人民最期待的节日盛会——“三月”。在这一天,壮乡处处回荡着山歌,空气中不时还飘来五色糯米饭的香味,更见有男女老少,三五成群,结伴出行“赶歌圩”。大家相聚在一起,用歌声来赞美生活、择偶定情、怡神悦性,好一派怡然自得、热闹非凡的场景。

 

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积淀

 

 

 

 
 

三月三”源于我国古代的上巳节,是商周时期民间祓祸祈福的节日。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深入,“三月三”上巳节便在壮乡大地生根、发芽,并与当地的歌圩文化相融合,焕发出勃勃生机。

 

壮乡自古就有“歌海”的美誉,无论是平日的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的庆贺活动,当地人们都爱集中在一起唱山歌,这样一种集体性、聚会性的歌唱活动就是“歌圩”。

 
唐代以后出现的歌仙刘三姐,被人们称作“歌圩的女儿”。有的地方还会在“三月三”这一天纪念聪慧机敏、歌如泉涌的歌仙刘三姐。

电影《刘三姐》剧照

(图片源于网络)

 

三月三“赶歌圩”的习俗,在宋代已基本成形。《太平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明代,三月三歌圩的形式和内容有了丰富的发展。邝露的《赤雅》中便有关于三月三“浪花歌”的描述:“峒女于春秋时,布花果笙箫于名山……春歌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节。三月之歌曰浪花歌。”清代是壮乡民歌最繁盛的时期,三月三歌圩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清代龙州壮族文人黄敬椿就有诗篇:“木棉飞絮是圩期,柳暗花明任所之;男女行歌同入市,听谁慧舌制新诗”。

 

壮乡“三月三”歌圩文化形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交汇后沉淀下来的宝贵遗产因此传承和发展三月三歌圩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具有积极的作用。

都安三月歌节

(图片源于网络)

 

 

 

 

独特的习俗与深刻的意涵

 

 

三月三歌圩相较其他时节歌圩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其具备“择偶”的功能。壮乡素来就有“倚歌择配”的传统,屈大均《广东新语》中记载:“俍人之俗,幼即习歌,男女倚歌择配……约为夫妇,乃债媒以苏木染槟榔定之。”这要求年轻人不仅会唱歌还得会以歌传情。

 

在壮乡先民看来,农历三月大地回春,天朗气清,万物勃发,是人们欢聚择偶的绝佳时节。在农历三月初三当天,赶歌圩的青年男女便也会借着歌声来寻找情投意合的伴侣。靖西等地的青年男女,对歌时还会用包裹着农作物种子的绣球来传情。《岭外代答》中就曾记载:“交趾俗,上巳日,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驰(绣球)。男女目成,则女受驰而男婚已定。”

 

这些都是农耕文化的重要体现。他们将农作物的选种、播种、扬花、成熟,与人类的择偶、孕育、出生、成长关联起来,这折射出了壮乡人民“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因此,弘扬“三月三”歌圩文化更是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时代主题的生动诠释!

 

 

 

不息地传承与创新地发展

长久以来,“三月三”歌圩文化生生不息地流传于壮乡大地上,为壮乡儿女们提供了传情达意、互诉衷情的温润土壤,让民族文化的魅力之花在这片土壤中得以蓬勃地生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壮乡人民继承和发扬歌唱的传统,在三月三歌圩上,热情歌颂新中国、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歌颂党的各项方针与政策。
改革开放后,民族文化更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85 年,广西就把“三月三”定为广西民歌艺术节;1999年,决定于每年在南宁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举办的时间也由最开始的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转到秋冬季节。这是在壮乡三月三歌圩文化上衍生出的融文化、旅游、经贸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节庆活动,成为广西与全国各地、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2014年,“壮族三月三”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壮族三月三”作为广西的法定假日,极大地促进了三月三歌圩在壮乡的遍地开花。

 
2016年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打造“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品牌,策划开展了一系列民族性与国际化相融、本土与开放兼具、群众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特色活动。
如今,“壮族三月三”已成为广西各族人民共同欢庆的盛大节庆活动,更成为“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文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桥梁,影响力迅速提升。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脚步的迈近,“三月三”歌圩正在逐渐跨越地域的界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富强:《抛绣球:反映壮族农耕文化特点的风俗》,《农业考古》,1997年第3期。

[2]黄润柏:《壮族歌节“三月三”的属性问题初探》,《广西民族研究》,1994年第4期。

 

作者简介:

胡顺成,男,广西民族博物馆助理馆员,广西民族大学壮学与瑶学硕士,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博物馆研究,发表多篇相关论文。

 

 

扫一扫,发现更多精彩

文稿来源/ 胡顺成

图片来源/ 王玉成、麦西、资料图片、网络图片

编辑/ 覃元励

校对/ 苏以文

责任编辑/ 马鋆、麦西

官方微信订阅号/gxmb_org

转载自:广西民族博物馆 2021-04-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浏览1662次